《硅酸鹽學報》第七屆編委會第三次會議、Journal of Materiomics
第一屆編委會第五次會議紀要
《硅酸鹽學報》(以下簡稱《學報》)第七屆編委會第三次會議、Journal of Materiomics(以下簡稱JMAT)編委會第五次會議于2018年8月26日在鄭州市召開。《學報》主編、JMAT主編南策文院士,JMAT主編、《學報》副主編李敬鋒教授,《學報》副主編錢覺時、邱建榮、閻培渝、翟繼衛教授等36位兩刊編委,中國硅酸鹽學會副秘書長劉捷出席會議,《學報》編輯室編輯人員列席會議。南策文院士主持會議。
翟繼衛教授首先代表《學報》編委會報告了《學報》2018年1~8月的工作。一是刊發論文161篇(含英文論文7篇),退稿率約為74%,各類基金資助的論文比約為96.4%。;二是出版“現代混凝土微觀結構測試與分析”、“功能玻璃”和“高溫陶瓷材料”3個專題,發表論文20篇;三是舉辦第10屆無機非金屬材料專題研討會,250余名代表參會,交流報告96個,會議還評選出8個科研創意獎和1個優秀墻報獎。
李敬鋒教授代表JMAT編委會從過去一年來的編輯出版工作、期刊表現等相關統計、關于爭取進入SCI的工作、形勢與挑戰、計劃與措施等5方面報告了JMAT 2017年7月~2018年6月間的工作。一是刊發論文37篇,其中,綜述9篇(占24%)、國外來稿14篇(占38%),退稿率約為33%。二是出版“Two Dimensional Materials”專題,刊發論文12篇。三是2017年以來,JMAT的總被引頻次為450次,Elsevier發布的2017年Citescore為6.25。四是開展第13屆“中國硅酸鹽學會JMAT優秀論文獎”評選獎勵工作,JMAT刊發的2篇論文受到獎勵。五是15次利用國內外學術會議或學術交流的機會宣傳推介JMAT,同時前往SCI本部,交流了JMAT創刊3年來的基本情況及進展,爭取早日被SCI收錄。六是關于JMAT面臨的挑戰,主要有:(1) 期刊面臨極大競爭的態勢,因ESCI期刊較多,從而增加了期刊進入SCI的難度;(2) 雖然期刊稿源較多,但優質稿源較少;(3) 在適度增加出版量的前提下,如何保持高被引?(4) 進一步爭取早日被SCI收錄。七是計劃和措施,主要有:(1) 郵件定點推送期刊;(2) 在國內外廣泛宣傳期刊;(3) 繼續策劃出版專題;(4) 定點組約優質稿件。
聽取翟繼衛教授和李敬峰教授的匯報后,與會編委針對兩刊的編輯出版、專題、第11屆無機非金屬材料研討會議題以及擬采取的措施等展開了熱烈討論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主要有:
關于編輯出版,編委們認為:(1)《學報》要堅持和明確辦刊宗旨、定位和目標。(2) 要拓寬審稿人隊伍,補充新生力量,通過快速審稿,加快出版速度。(3) 為避免學術不端,要注重對稿件的查重工作。(4) 編委要積極為《學報》撰稿,并注重引用《學報》刊發的論文。(5) 結合學會設立的各種獎項,吸引優質稿源。(6) JMAT應改進版面設計,規范寫作格式。(7) 綜述文章仍附“作者簡介”,研究論文可不附“作者簡介”,同時,盡快由季刊改為雙月刊,增加發文數量。(7) 適當增設欄目,刊發亮點評論文章。(8) 借助新媒體推送JMAT刊發的論文。
關于論文專題組織工作,編委們提議如下選題:
1、《學報》:(1) 固態電池;(2) 材料的評價與表征;(3) 多孔陶瓷材料(;(4) 水泥基材料。
2、JMAT: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。
關于第11屆無機非金屬材料專題研討會,編委們提議以下議題:(1) 陶瓷涂層學術會議;(2) 人工晶體學術會議;(3) 柔性電子材料與器件學術會議;(4) 光催化材料。
南策文院士歸納了編委們的意見和建議并指出,在當前學術出版尤其是英文期刊面臨嚴峻競爭的形勢下,要采取各種措施,加大優質稿源組約力度;要增加JMAT的論文刊發數量,盡早改為雙月刊,爭取早日被SCI收錄;為進一步提高期刊質量,加快審稿速度,兩刊編委要積極參與期刊的組稿和審稿。建議以后舉辦無機非金屬材料專題研討會時,會務工作由承辦單位承擔;關于第11屆無機非金屬材料專題研討會主題,共有4個提議,會后由中國硅酸鹽學會確定。
聽取完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后,劉捷副秘書長表示,會后學會和《學報》編輯室要積極采取措施,認真落實編委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,同時他還希望編委們積極宣傳兩刊,參與兩刊的組稿和審稿,共同努力,把期刊辦得越來越好。